nova:中国生物基塑料2023年产能76万吨,结构性产能过剩

来源: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
2024/6/6 9:04:46
15223
导读:欧洲研究机构nova最新报告显示,中国2023年生物基塑料产能76.56万吨。
  【塑料机械网 明星企业】欧洲研究机构nova最新报告显示,中国2023年生物基塑料产能76.56万吨。
 
  中国: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产国
 
  2022年,全球塑料产量达到4.003亿吨,市场价值7120亿美元,自2021年以来增长约1.6%。亚洲约占55%的份额,其中中国占32%,2022年塑料产量为1.28亿吨(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注,中国国家统计局2022年数据为1.15亿吨)。
 
  预计到2026年,中国生物基塑料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9%
 
  中国的生物基塑料(bio-based plastics)产业正经历着快速增长,尽管还处于早期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策激励推动的。预计该行业将从2023年的765631吨大幅扩张至2026年的253万吨,复合年增长率约为49%。
 
  生物降解塑料市场的结构性产能过剩
 
  自2020年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生物降解塑料市场的政策,为企业提供了大量资源和激励措施。此外,私人股本公司也跟随政策趋势,投资于这一领域。这些因素促进了行业增长,但也导致了结构性产能过剩。
 
  到2023年,PLA和PBAT的综合年产能为150万吨,而实际产量仅为26万吨。此外,PLA和PBAT的合并年产能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60万吨,平均复合年增长率为65%。但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至仅250万吨。这表明生物降解塑料市场产能过剩。
 
  中国背景:符合转型政策的“双碳目标”
 
  中国政府致力于推动生物基产业有两个原因。首先,政府致力于实现《巴黎协定》概述的碳减排目标。第二,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它寻求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
 
  2020年,中国宣布了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新目标,通常被称为'双碳目标’。目前的预测显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很可能在2024年进入结构性下降。
 
  此外,中国的石化行业已经开始了向更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型。中国石化工业严重依赖进口石油。预测表明,2020年至2030年的平均对外依存度将达到76%,中国政府必须采取战略行动。
 
  影响生物基和生物降解塑料行业的关键政策
 
  nova研究所的最新报告重点介绍了中国自2021年以来的最新政策。2021年出台的重要政策之一是《生物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这是中国国家生物经济战略的重要里程碑。该计划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其核心原则,旨在建设一支生物技术方面的国家战略力量。
 
  遵循这一战略,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生物基和生物降解材料及化学品发展的政策法规,包括2023年发布的《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这一引人注目的政策旨在,到2050年,部分非粮生物基产品竞争力与化石基产品相当。该计划可能会对生物基产业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主要发现:中国生物基塑料行业的市场驱动力
 
  首先,政府的激励政策起着关键作用。中国政府认为生物产业有可能支持其“双碳”计划,这导致了近年来各种激励政策和法规的实施。
 
  第二,现有化学工业的存在意义重大。中国成熟的化工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链,使创新的生物基初创企业能够找到合作伙伴,将其产品产业化。
 
  第三,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是生物基产业的主要驱动力。到2026年,中国对生物基塑料的需求预计将达到253万吨。
 
  此外,中国拥有相对强大和活跃的融资体系,尤其是私募股权(PE)和风险投资VC)。虽然在2020年后,由于中国整体经济低迷,该领域的整体交易有所减弱,但PE和VC在5G、绿色能源和生物产业等新兴和战略性行业仍然非常活跃。

热门评论

上一篇:巴斯夫2023年销售额大降21%

下一篇:巴斯夫亮相 2024 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携手各方 “碳” 路同行,“链” 动创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