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生产厂家厂商性质
北京市所在地
陶瓷电压击穿试验仪应用:确认此界面所做设置。 第四步:开始试验 设置完“参数设置”和“试样设置”后,点击“开始试验”按钮,开始试验。 如下图. (图 4) “试验数据”部分,实时显示试验数据结果。可随时点击“结束试验”,结束试验。 完成试验任务后,会显示“是否保留试验数据”,如果点击“是”,将试验结果插入 数据列表中。可继续进行试验,如果改变设置,返回到第二步。一个文件多可保存五 组试验数据。
终止电压是指本仪器在本次试验中不能超越的电压 也可以说终止电压是保护电 压 以 50kv 击穿电压为例 我们设置终止电压为 20kv 那么不管我们的材料是否 击穿本次升压到达 20kv 的时候都会自动停止 下位机调压器回零。 峰降电压:峰降电压也可以说是仪器的灵敏度 一般为 0.1 峰降电压是指仪器在 持续升压过程中突然下降 0.1kv 这时仪器会判断材料已经击穿 同时调压器回 零。3.2、耐压试验 : 耐压试验是指在一个的电压保持一段时间(可设定)如 果材料不被击穿 保压时间到达设定的时间以后也会停止试验回零 如果在试验 过程中无论是升压过程还是保压过程中材料被击穿都会停止试验记录当前值。 在做耐压试验的时候 我们会用到初始电压、 终止电压、 峰降电压和耐压时间。 终止电压和峰降电压我们已经在击穿试验里面讲过不做重复解释 初始电压是指我们本次试验要到达的电压 例如初始电压为 20kv 那本仪器升到 20kv 的时候就会停止 然后保持这个电压一段时间 而这个保持的时间就是耐压 时间我们软件里面设定多少就会保持多少 时间以 S 为单位。 3.3 梯度试验: 梯度试验 与耐压试验相似度很高 只是多了一个梯度电压选项 梯度电压是指在初始电压升到电压以后保持设定的耐压时间然后不停止继 续升压这时候在上升的电压会采用所设定的梯度电压然后继续上升到了设定点 以后继续保持电压 然后在继续升压(采用梯度电压设定值) 。
陶瓷电压击穿试验仪在此界面可以更改报告名称,并可选择打印的参数和数据项,并可选择是否打印“试 验参数”,“试验数据”,“试验曲线”,“试验备注”信息。然后可以点击“打印”查看预 览,或打印。 第八步:操作流程 1、检查线路 下位机(机械主机)电源是否连接好 地线为必须连接的一项不可忽略数连接线 是否插上 检查连接好以后进行下一步 2、打开下位机(机械主机)电源 然后登陆上位机(计算机)软件 3、设置参数 选择试验方式 3.1、击穿试验 击穿属于破坏性试验 是指电压持续上升加压在材料表面直到击 穿为止 在做击穿试验的时候我们要填写重要的两项 终止电压与峰降电压。
BDJC 系列使用说明书 北京北广精仪仪器有限公司 — 15 — 六、试验准备和环境 1.试样的处理 ⑴用绸布蘸对试样无腐蚀作用的溶剂,擦净试样。 ⑵预处理和条件处理:处理条件和方法可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从本标准附录表 1 和 表 2 中选取。有特殊要求的可由产品标准另行规定。 ⑶绝缘材料的电气强度随温度和含水量而变化。除被试材料已有规定外者,试样应 在 23±2℃,相对湿度(50±5)%的条件下处理不少于 24h。 ⑷经过受潮或浸液体媒质的试样在试验前应用滤纸轻轻吸去液滴,从试样取出到试 验完毕不应超过 5 分钟。 ⒉ 媒质: ⑴气体媒质:采用空气,如有闪络可在电极周围加柔软硅橡胶防飞弧圈。防飞弧圈 与电极之间有一毫米左右的环状间隙,环宽 30mm。 ⑵液体媒质:常态试验及 90℃以下的热态试验采用清洁的变压器油,90℃至 300℃ 以内的热态试验采用清洁的过热气缸油。 ⒊试验环境:
试验方法:可进行“击穿”,“耐压”,“梯度耐压”试验。 试验人员:输入检测人员姓名。 试验温度:输入试验温度。 试验湿度:输入试验湿度。 设备型号:显示机器型号,此处不可变。 执行标准:选择所使用的标准。 试验介质:选择试验介质,或可以自己编辑写入。 电极形状:输入电极形状。 电极尺寸:输入电极尺寸。 使用量程:选择使用量程,分为 10KV 20kV 50kv 100kv 峰降电压:用于判断材料是否击穿,必须输入项。 一般为 0.1 初始电压:用于耐压和梯度耐压试验,在试验开始时将电压升到的位置。 升压速度:选择升压的速度,控制在试验过程中升压的快慢。 梯度电压:用于梯度耐压试验,设置每次升压的梯度值。 梯度时间:用于梯度耐压试验,设置在相应梯度的耐压时间。
设置式样参数 : 式样参数其他无需多讲红要的就是式样的厚度 此处必须填写填写正确的式样 厚度才能得出终的介电强度 5、开始试验: 以上全部设定好以后就可以点击开始试验了 击穿以后会自动停止 也可以手动 停止 停止以后提示框自动弹出介电强度和击穿电压 点击保存 需要在此设置式 样编号 不可以直接做实验 6、打印结果: 保存结果以后打印试验结果 可以勾选打印的项目也可添加项目 设备平面图: 设备高压部份图:
(或其他液体)中,放置规定的时间后进行试验,以考核材料性能受温度、湿度等各种 因素影响的程度。处理条件由表 2 选取。机械应力处理条件和方法按产品标准规定。 表 2 条件处理与试验环境 项目 温度(℃) 时间(h) 相对湿度( % ) 注意事项
设备不能正常运转。 10、不要让设备碰到水溅,腐蚀性气体,可燃气体和可燃物。如果不避免,可能 火灾。 11、搬动设备时,要切断设备电源,既要把插头从插座中拔下。禁止搬动设备时放倒 设备或倾斜 45°角以上。 12、不要在设备运行时插拔设备的电源插头。 电击穿安全说明: 1、试验在试验箱中进行,试验箱门打开时电源加不到高压变压器输入端,即高压 侧无电压。50KV 测试设备高压电极距离试验箱壁的近距离时安全距离,试验 时即使人接触箱壁也不会有危险。 2、设备要安装单独的保护地线。接保护地线,主要是减少试样击穿时对周围产生 的较强的电磁干扰。也可避免控制计算机失控。 3、该试验设备的电路设有多项保护措施,主要有:过流保护、失压保护、漏电保 护、短路保护等。
高温处理与 热态试验环 境 90±2 105±2 120±2 130 ± 2 155±2 180±2 200±2 220±2 250±2 275±5 320±5 <40h 可由试样的 温度,时间与 性能的关系 曲线来确定 1. 在规定的处理条件 下放入试样并开始 计时。 热态试样须在试样温 度达到规定的 浸蒸馏水、 沸水或其他 液体处理 20±5 100±5 0.5、1、2、4、6、 8、16、24、48、 96 1. 在规定的处理条件 下放入试样并开始 计时。 2. 试样经浸沸水或其 他高温液体处理后 取出随即放入同类 常温液体中冷却到 温度数 20±5℃
⑴常态试验环境: 温度为 20±5℃,相对湿度为 65±5%。 ⑵热态试验或潮湿环境试验条件由产品标准参照录中表 2 予以规定。 击穿的判断: 试样沿施加电压方向及位置有贯穿小孔、开裂、烧焦等痕迹为击穿,如痕迹不清可 用重复施加试验电压来判断。 试验的预处理、条件处理: 预处理:为减少试样以往放置条件的不同而产生的影响,以使试验结果有较好的重 复性和可比性。预处理条件可由表 1 选取。 表 1 预处理条件 温度(℃) 相对湿度(%) 时间(h) 20±5 65±5 ≥24 70±2 <40 4 105±2 <40 1 条件处理:试验前,试样在规定的温度下,在一定相对湿度的大气中或*浸于水
受潮处理与 潮湿环境 20±5 95±3 0.5、1、2、3、4、 8、16、24、48、 96、7 天或 7 天的 整数倍 1.在规定的处理条件下 放入试样并开始计时。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试验过程中不能让无关人员靠近,因本试验仪器可产生较高的电压,未经过培 训的人员不能使用该设备。试验时要有监护人员,不要单人使用。以防万一发 生意外情况。 2、长时间不使用设备,在再使用时,先让仪器空载加压一次,即把高压电极的接 线从均压球上取下。查看计算机试验界面,看看高压电压是否正常。 3、试验中发生意外情况要及时切断电源,问题处理后才能继续试验。 4、设备安放要平稳,安放的地面要坚固。醉好是水泥地面以免产生共振。 5、该设备在使用中外壳要接保护地线,既设备外壳接大地,以保护操作人员和设 备运行的安全。 6、使用完设备后,要关掉系统各部分电源,不准带电插拔电源线。 7、要按规定的电源电压接入设备。确保电路接线正确。否则会损坏设备。 8、该仪器需安置在室内,实验室应整洁、干燥、无腐蚀性介质,非相关人员不要 随意操作。 9、不要让设备电缆碰到尖边,以免划破电缆绝缘;不要让电缆压在重物之下,以 免压断电缆引起火灾;不要用电缆拉物体或用电缆捆绑物体,以免拉断电缆使
注意事项:●本仪器试验过程中如空气相对湿度大于 70%,两电极间空气放电的距离会增 加很多,所以试验中请与仪器保持 1.2 米的距离。 ●本仪器之控制计算机专为电压击穿试验机设计,请勿随意添加和删除程序或移 作它用。 ●本公司保留对设备改进的权利,并不另行通知用户。
终止电压:设置在试验过程中电压的上限值。 试样制备:设置试样的制备信息。 材料名称:设置试验材料的名称。 试验时间:选择试验时期,或写入试验日期和时间。 报告编号:设置报告编号信息。 第三步:试样设置 设置完参数后,点击主界面工具栏上的“试样设置”图标,显示 如下图所示。 (图 3) 使用说明 试样编号:设置试样编号信息,试验样品的规格编码及编号 。 试样形状:设置试样形状。 试样尺寸:输入试样的尺寸。 试样厚度:输入试样厚度,用于计算试验强度,必须输入。
退 出:退出登录 第二步:参数设置 登录后进入主界面,然后点击工具栏按钮“参数设置”,如下图。 (图 2) 使用说明 试验单位:对材料进行试验检测的单位名称。 送试单位:送材料检测的单位名称 。 试验方式:选择进行“交流试验”或“直流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