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塑料污染治理典型经验之十七:厦门市建立“四化”机制打造碧海银滩
- 来源:国家发改委环资司
- 2023/5/4 11:01:55
- 19180
【塑料机械网 热点关注】 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漂垃圾治理工作,围绕加快建设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创新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系统化、信息化的海漂垃圾治理机制,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从2016年的56.7%逐年提高到2022年的82.0%。厦门海域面积约355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226公里,组建500余人的保洁队伍,配备环卫码头4个、机械化船只7艘、巡查快艇3艘、小型保洁船48艘,每年清理海漂垃圾约3000吨,实现海上收集、陆上处置。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制度化责任落实机制
相继出台《厦门市近岸海域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厦门市海漂垃圾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加强协调、统筹推进。在职责分工上,明确由市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牵头统筹,市政部门负责打捞收集、转运处置,各区政府建立常态化沙滩保洁及海漂垃圾清理的工作机制。在工作推进上,形成源头减量、治污保洁、清理转运全链条的海漂垃圾治理工作格局。在监督考核上,将海漂垃圾治理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内容,将海岸线市容管理考评纳入全市城市综合管理常规考评工作中,切实压实各区各部门治理工作责任。
二、组建专门队伍,建立常态化海上环卫机制
根据海湾区域特点,厦门建立两支海漂垃圾保洁队伍。一是组建市级专业化海上保洁队伍,成立市海上环境卫生管理站,专门负责海漂垃圾的收集、转运和处置。现有职工和社会化清洁作业人员150余人,保洁范围覆盖厦鼓、五缘湾、马銮湾、东海域、同安湾、杏林湾、九龙江入海口、大嶝海域等230平方公里海域,每天根据海面垃圾分布情况派出相应船舶进行常态化巡回保洁。二是各区设立海岸线保洁队伍,配置沙滩保洁员约400人,根据潮汐情况,每日两次收集处理辖区沿岸垃圾,保持沙滩洁净。
三、加大投入保障,建立系统化综合治理机制
一是加强财政保障。市、区财政每年共投入约1亿元,用于船舶车辆运行维护、人员费用支出及保洁船舶委外服务,保障海域、沙滩清扫保洁和收集转运的有效运行;二是完善码头设施。在岛内西堤、西部海沧岸线和东部翔安岸线分别设置四座作业码头,作为垃圾上岸靠泊转运点,由起重设备将船上垃圾吊装上岸,实现垃圾上岸的无缝衔接;三是实行规范处置。在打捞清理过程中,发现泡沫、饮料瓶等可回收垃圾及时分拣装袋,上岸后回收资源化利用,水草、树枝等植物类垃圾通过转运车辆运至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发电无害化处置。各区的沙滩、岸线垃圾对接城乡环卫体系,由垃圾收运车辆运至垃圾焚烧厂或填埋场无害化处置。
四、强化科技支撑,健全信息化预报监管机制
一是监测预报。厦门充分发挥国家海洋三所、厦门大学等科研力量智库优势,加强省“生态云”平台建设应用,建设海漂垃圾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实现每日对入海垃圾漂移轨迹及分布区域的预测预报。从2017年起,预测预报成果向社会公布,并同步在海漂垃圾治理工作群发布,为环卫机构合理部署清扫保洁力量提供参考和指导。二是智能视频监控。在沿海重点岸段安装9路视频监控,利用人工智能自动识别海漂垃圾。运用快艇、远程视频监控等技术辅助手段,提升保洁效率。三是无人机航拍。每月开展无人机航拍巡查检查,每两个月运用无人机航拍抽查重点岸段,全年实现一次全覆盖,督促指导各区海漂垃圾治理。2022年福建省生态环境厅无人机航拍,厦门市海漂垃圾分布密度全省最低。四是将岸线和船载视频监控、天气潮汐、船舶定位等信息进行融合,开发智慧海上环卫系统,设海上环卫调度中心,实现海漂垃圾信息化管理,精准化调度,极大提升海漂垃圾打捞清理效率。
原标题:地方塑料污染治理典型经验之十七:厦门市建立“四化”机制打造碧海银滩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塑料机械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塑料机械网合法拥有版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