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坚持系统治理推动数智引领 加快打造海洋塑料垃圾治理“蓝色循环”模式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3/1/4 11:04:42
18933
导读:近年来,浙江以生态海岸带建设和美丽海湾保护为载体,构建海洋塑料垃圾清理体系,打造海洋塑料垃圾治理“蓝色循环”模式,努力促进海湾转清转净、转秀转美,取得了初步成效。
  【塑料机械网 塑说各地】作为海洋大省,浙江领海和内水面积为4.4万平方公里,拥有3000余个沿海岛屿、居国内第一,海岸线长度2254公里、列全国第四,海漂塑料垃圾治理任务艰巨。近年来,浙江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海漂塑料垃圾清理作为塑料污染治理攻坚战的重要一环,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生态海岸带建设和美丽海湾保护为载体,构建海洋塑料垃圾清理体系,打造海洋塑料垃圾治理“蓝色循环”模式,努力促进海湾转清转净、转秀转美,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高效协同,健全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推进机制
 
  2021年,研究出台塑料污染治理实施办法和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组建专项工作机制,由省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人任双组长、省级有关部门参与,重要问题提交省政府分管领导专题研究协调。建立塑料污染治理数据统计和任务落实“两张清单”制度,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定量统计工作成效,压茬推进重点任务。同时,常态化开展塑料污染治理联合专项行动,督促压实各地主体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系统治理,全面构建海洋塑料垃圾清理体系
 
  坚持陆海统筹,对海洋塑料垃圾实施“陆防、闸截、滩净、海清”系统治理,在浙江沿海5市(杭州、宁波、温州、嘉兴、台州)取得积极成效,探索出一批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最佳实践”。
 
  一是推进陆源污染防治。通过深入实施美丽河湖建设十大提升行动,加快完善沿海地区垃圾收集转运体系,从源头减少塑料垃圾下河入海。
 
  二是提高监测拦截能力。全面开展漂浮垃圾监测,特别是在重点入海河流、水闸设置拦截设施,实现海河治理联动。比如,宁波市象山县依托“遥感+AI”技术,采用卫星高分辨率图像和无人机高频监测海岸线,及时清理海上漂浮塑料垃圾。
 
  三是开展清洁海滩行动。发挥志愿服务等社会力量,实施“清洁海滩”公益行动,努力提升净滩社会参与度。2021年,全省共投入近5000万元,发动8.5万人次清理海滩塑料垃圾。
 
  四是加强海面垃圾管理。全面开展养殖设施生态化改造,推广绿色养殖技术,持续推进渔业塑料垃圾减量。建立落实常态化海上环卫机制,定期开展海洋垃圾清理。比如,舟山市开发海洋捕捞废旧渔网渔具和塑料垃圾回收手机APP,服务渔船海洋塑料垃圾申报处置。目前,浙江省已印发江河湖海塑料垃圾清漂行动方案,以省内八大水系及沿海市县水域为重点,持续深化塑料垃圾清理。
 
  三、数字赋能,创新打造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蓝色循环”模式
 
  充分发挥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成果优势,聚焦海洋塑料收集难、高值利用难、多元共治难等痛点堵点,探索实施“蓝色循环”项目,构建政府引领、企业主体、产业协同、公众联动的海洋塑料污染治理可持续发展模式,主要是建设“两个平台、一个体系”。
 
  一是建设一个海洋塑料闭环治理平台。依托沿海民众和污染物接收船,建立实体化收集网络,将海洋塑料垃圾统一归集至“海洋云仓”(垃圾暂存设施),进行减容分流和处置利用,实现覆盖收集、运输、处置、再生、监管全流程治理闭环。
 
  二是建设一个海洋塑料及碳交易增值平台。组建废塑料利用认证联合体,获取国际评估认证,与耐克、壳牌等头部企业合作开展海洋塑料粒子和碳减排指标交易,实现海洋塑料高值利用。
 
  三是构建一个产业价值再分配体系。以海洋塑料溢价与碳交易红利为基础,设立“蓝色生态共富基金”,通过缴纳社保等方式重点向源头收集者倾斜,实现富民惠民。截至目前,“蓝色循环”项目已在台州市设置40余座“海洋云仓”,发动沿海镇村困难群众200余人、渔船4278艘,带回海洋塑料垃圾1745吨,促进一线收集人员增收,为国内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浙江方案”。
 
  原标题:地方塑料污染治理典型经验之二 | 浙江省坚持系统治理 推动数智引领 加快打造海洋塑料垃圾治理“蓝色循环”模式

热门评论

上一篇:吐鲁番市扎实开展塑料污染治理专项行动

下一篇:北京发改委:关于支持密云区、延庆区开展塑料污染治理规范化试点的通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