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源头-过程-末端”全流程加强我国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控
- 来源:塑料机械网整理发布
- 2020/5/27 17:04:20
- 24448
【塑料机械网 热点关注】陆地上的塑料垃圾暴露在阳光和空气中,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变质并缓慢分裂为微小的碎片和颗粒,科学家把其中直径小于5mm的碎片和颗粒定义为“微塑料”。而进入深海的微塑料在数量级上和一些动物的食物相似,所以极易被鱼鸟等生物吞食。它们进入海蚯蚓、贻贝、牡蛎等海洋动物的体内,然后跟随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流动,进入鱼虾体内,终出现在人类的餐桌上。
2015年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微塑料污染被列入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二大科学问题,并成为与气候变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并列的重大环境问题。微塑料治理,迫在眉睫。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阮诗玮提交提案,建议多措并举,从“源头—过程—末端”全流程防控,加强我国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控。
●高度重视立法与宣导。首先,顶层要进行“禁塑”专项立法,编制重点海域海洋垃圾污染防治专项规划,积极推进合作,发挥非政府环保组织和志愿者队伍作用,构建综合防治机制。其次,要加大宣导力度,如由政府机构和学校等率先“禁塑”,积极引导公众认识到“微塑料”对环境的危害,鼓励绿色出行和消费。
●加强污染来源把控。一要科学处理滨海娱乐活动产生的垃圾,包括对休闲娱乐船只、渔船监管等。二要妥善安置近海作业产生的垃圾,包括近海养殖和捕捞、海上油气平台生产作业所产生的垃圾。三是注意垃圾堆放和填埋,禁止海边堆放或向海中倾倒垃圾,垃圾填埋场远离沿海海岸。四是适当运用经济调节手段,对塑料垃圾的处理实行计量收费制。
●严格管理污染企业。一要严格投产前审批、生产及运输环节,实时监督塑料垃圾的来源与去向,加强引导包装、物流、航空、商超、电商等企业走向绿色环保。二要对“微塑料”的大来源——塑料废品进行回收利用和集中处理,强化塑料制品在生产、运输、加工过程中的监管,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范围和数量,做到塑料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提升长期监测水平。一要研究和建立与接轨的监测技术方法,制定海洋塑料垃圾长期监测制度,为海洋塑料垃圾及“微塑料”污染的治理和应对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与监测方法支撑。二要研发海洋垃圾收集、循环安全处置技术与设备,建立海洋垃圾回收资源化方案与示范点,为海洋垃圾污染综合防治和参与海洋垃圾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本文由塑料机械网整理发布,部分资料来源:福建政协,如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塑料机械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塑料机械网合法拥有版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