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企上半年财务数据发布,塑料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来源:中国塑料机械网
2018/8/10 15:42:21
43216
导读:近几年,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中不断发展,且发展速度较为快速,产销量都位居*。专家预计,在未来几年,我国塑料行业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在2023年,塑料行业的年营收将会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塑料机械网 塑料时讯】近几年,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中不断发展,且发展速度较为快速,产销量都位居*。专家预计,在未来几年,我国塑料行业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在2023年,塑料行业的年营收将会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
 
  塑料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众多塑料企业的努力密切相关。随着2018年上半年的结束,部分塑料企业发布了上半年财务报表,数据显示各个塑企的发展态势良好,企业利润都保持着稳定的增长。
 
  科莱恩
 
  据科莱恩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在整个2018年上半年,科莱恩在销售额和EBITDA方面实现了强劲增长。据了解,整个上班你那,科莱恩的销售额共计33.89亿瑞士法郎,高于上年同期的31.32亿瑞士法郎。以当地货币和瑞士法郎计算,销售额分别增长了7%和8%。具体业务领域上,催化剂和护理化学品业务的有机增长为销售额的增长提供了支持。
 
  科莱恩介绍,绝大多数地区都为销售额的良好增长做出了贡献。以当地货币计算,亚洲地区销售额实现了12%的增长,这一增幅得益于在中国市场尤为强劲的销售扩张。同时,科莱恩表示,他们有信心在2018年实现以当地货币计算的销售额增长,推动经营活动现金流生成和扣除特殊项的EBITDA和EBITDA利润率提升。
 
  亨斯迈
 
  亨斯迈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亨斯迈在2018年上半年的销售额为46亿美元,较2017年上半年的39亿美元增长了18%,公司MDI业务中有75%来自利润率更高的差异化系统业务。
 
  数据显示,仅在2018年第二季度,亨斯迈的MDI业务的EBITDA比2017年第二季度高出近50%,具体数额为2018年第二季度的EBITDA为2.46亿美元,2017年第二季度为1.65亿美元。
 
  亨斯迈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亚洲,2018年上半年的销量增长了8%,汽车项目和区域供暖等大规模基础设施项目的需求正在推动这一地区的发展。他补充说,新的中国工厂正在开始投产,并将在今年年底前全面投入运营,这将会进一步推动亨斯迈销售业绩的提升。
 
  赢创
 
  今年上半年,赢创的销售额为75亿欧元,调整后EBITDA为14亿欧元。与2017年上半年相比,销售额增长了4%,调整后EBITDA 增长了15%。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从17%上升到18.8%。
 
  在2018年第二季度,赢创公司的调整后EBITDA增长至7.42亿欧元(上年度:6.4亿欧元)。经营业务发展出色的所有三个化学板块都做出了贡献,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三个板块都提高了其调整后EBITDA和的EBITDA利润率。
 
  赢创执行委员会主席表示,赢创将继续执行既定的战略,其效果也越来越反映在赢创的业务发展中。除了成长动力上持续的强劲需求外,强劲的季度业绩也证明赢创的行政和销售效率项目取得成功的初步迹象。
 
  万华化学
 
  万华化学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万华化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9.5亿元,同比增长42.97%;营业收入为300.54亿元,同比增长23.02%。
 
  万华化学表示,报告期内国内聚合MDI市场价格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纯MDI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公司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销售及管理措施,业绩同比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
 
  陶氏杜邦
 
  据路透社报道,陶氏杜邦公司公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的季度盈利连续第四个季度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主要由于涂料和包装材料等产品的价格上升且需求表现强劲。
 
  据陶氏杜邦发布的数据显示,仅在2018年第二季度陶氏杜邦净销售额增长17%至242亿美元,所有部门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并且所有地区均实现增长,而去年同期的预计净销售额为207亿美元。
 
  “我们继续在第二季度取得强劲业绩,包括销售额和经营EBITDA的两位数增长,”陶氏杜邦执行官表示。“成交量增长,本地价格上涨和经营利润率扩张是关键亮点,反映出企业对执行的明确关注。我们的新产品发布会引起客户的共鸣,从而对我们的每个目标终端市场产生强烈需求。这些指标表明我们的三个部门正在为市场和股东带来变化。我们的发展势头很强,我们的员工对我们的行业公司--科思创,陶氏和杜邦的未来充满热情。”
 
  注:中国塑料机械网(www.86pla.com)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数据资料参考来源:科莱恩、PUWORLD、环球聚氨酯网、中国证券报、生意社

热门评论

上一篇:治理塑料污染有了新出路?

下一篇:汽车轻量化,看塑企和车企的合作

相关新闻